有这样一种菌类,在欧洲,它与鱼子酱、鹅肝并列“世界三大珍馐”,更被盛赞为“上帝的食品”。在中国,它则与灵芝并称为“免疫之王”,是提升人体免疫力的食材之一,它就是松露。
作为药食同源的药材,松露主要分布在意大利、法国以及中国的云南等地。云南密林里出产的松露是黑松露,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3月,是它的成熟期。
松露味道浓烈,再加上价格不菲,一般只用一点点。在欧洲最传统的方法是将松露用切片器切为薄片,撒在意大利面或煎蛋上,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保留它的价值。
松露的价值之所以高,是因为它对生长环境非常挑剔,只要阳光、水分或者土壤的酸碱值稍有变化就无法生长,所以产量越来越少,主要生长在法国、意大利以及我国的云南等地。采摘松露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,传统上少不了松露猎犬,利用它们的灵敏嗅觉才能准确的寻找和挖掘。
在云南,人们把采挖松露的人叫做“松露猎人”,每次外出寻找松露,他们都能在松树、橡树等旁边,准确地辨识出松露生长的环境,只要进山,就不会空手而归。
云南黑松露只要一露面,那股独特的似麝非麝似蜜非蜜的幽香就会萦绕在空间中袅袅不散,就像有只小爪子在轻轻地挠着你的心,叫你痒痒的,恨不得一口把它整颗吞下去。
其气味特殊,难以形容,有人形容像蕈菇/蒜头/腐叶/湿地/发酵的玉米/腌泡菜/蜂蜜/瓦斯/湿稻草/干酪/肉桂/麋香,还有像经年未洗的床单,甚至还有人形容其气味像精液。
从生物学的分类来看,松露,又名块菌,属于真菌界、子囊菌门、盘菌纲、盘菌目、块菌科、块菌属。亲缘上与羊肚菌最为接近。
法国黑孢松露
全世界已经发现100多种松露,有黑色,白色,紫色,黄色,外形气味都略有不同,而最受追捧的,则是意大利白松露和法国黑孢松露两种。它们生长在40厘米到1米的泥土下,因此香气更加得以保存,吸收养分也更加复杂,造成气味千变万化。
意大利白松露
中国松露与法国松露有多大区别?
迄今为止,我国境内报道发现松露16种,12种分布在云南,其中又以“印度块菌”数量最多。基因图谱分析显示,“印度块菌”与法国黑孢松露的相似度达到96%以上,属于姊妹关系。
96%的相似度到底意味着什么?
“从外形来说,二者需在显微镜下方可区分。若从香味和营养价值来说,二者也几乎没有差别。”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真菌学家刘培贵教授告诉我,“如果说中国黑松露不如法国黑孢松露,最大的原因是,我们的很多黑松露在未成熟时就被挖出来了。六七月份就采,切开里面是白的,一点纹理都没有,能好吗?”
19世纪中期,法国每年收获1500吨松露,普通法国人也能在圣诞节火鸡里塞一些松露。现在他们那里每年只有30吨的产量,减产了50倍。
林语堂曾说:“出于爱好,我们吃螃蟹,由于必要,我们又常吃草根。”
这么多年来,中国人一直是穷人求温饱,有钱人求美味,而不懂如何健康地吃东西。一直以来的二元式饮食结构(植物、动物)导致了人的三高——高蛋白,高脂肪,高血糖。现在是速食时代,人人都在吃激素,吃化肥,又吃出了许多疾病。所以,是时候考虑一下健康的饮食习惯了。菌类兼具荤、素两者之长,富含维生素、矿物质和微量元素,蛋白质含量大大超过普通蔬菜,同时又避免了动物性食品高脂肪、高胆固醇的危险。世界粮农组织专家曾提倡荤菜、菌菜、素菜合理搭配才是最佳的膳食结构。
“从健康的角度来说,所有的野生菌中,我首推松露。它的营养价值最高、最全面,含有18种氨基酸、小分子蛋白质以及不饱和脂肪酸、鞘脂类、淄醇以及微量元素等50余种生理活性成分。其中鞘脂类化合物近年来引起很多关注,它具有修复损伤的神经元、治疗糖尿病、防治老年痴呆、防治中老年心血管硬化,对癌细胞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。”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真菌学家刘培贵教授说。
另外,松露作为“春药”也非浪得虚名。它的确含有一种雄性激素,有刺激性欲的作用。早在松露进入科学家的视线之前,云南不少地方都有用松露泡酒的传统。